重庆抗战遗址三八街的历史
重庆渝中区七星岗一带,有一条小巷,人称三八街。“三八”一词在南方人口中是骂人的话,因此,在2014年的地名普查清理中,重庆政府将此地“上三八街”改为“安中街”,将“下三八街”更名为“中民街”。这一改,名字是好听了,但还有多少人会记得这条街的历史呢?
“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通远门附近坟场的一片荒地叫七星岗,因为荒凉,所以多有贩夫流民在此地搭建竹棚寓身,于是竹棚低檐连成一片,遂成棚户区。1936年,保节院的迁入彻底改变了这座棚户区的历史。那保节院是什么呢?
清同治年间,重庆丝织行的商家们捐资成立了一家民间救济机构,起名普善堂,用以救助孤寡。清光绪三年(1877年),普善堂又专门开办了保节院。保节即保守妇女节操,因此,保节院专门收助寡妇、终身未嫁者以及病残无依的老妇。1938年,保节院迁入七星岗棚户区,从此这个小巷以保节院而闻名,保节院街遂又叫“寡妇街”。保节院因收助志于守节者,常年大门紧闭,所住者鲜与外界交流,因此在当地居民看来颇为神秘。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此地成为国民政府安顿抗日将领遗孀的所在。由此,这条寡妇街在神秘之外更多了一层庄严。建国前后,这里成为了重庆有名的保姆市场。“文革”期间,当地人将此地更名为时髦的三八街。而随着经济大潮的波翻浪涌,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保节院也没挡住推土机的碾压,最终成为了一片废土。
从棚户区到保节院街再到寡妇街、三八街,一条街的几度变易见证了时代的发展,也见证了妇女节操和价值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