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安的钟楼为何要迁移

老西安的钟楼为何要迁移

在西安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有一座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且闻名遐迩的钟楼,它就是西安的钟楼。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建造初期位于西安市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迁移到了现在的地方。那么,它为什么要迁址呢?

相传,在明万历年间,关中发生了大地震,百姓伤亡不计其数。当时的人们缺少对地震发生机理的知识,以为是妖怪作怪,纷纷奏告地方官,要求降魔伏妖,以平地动。知府听后也很着急,情急之中便想到了迎祥观内久负盛名的道士高承之,马上差人将其请来,共同商议此事。

高承之来到官府后,对知府说:“钟楼向东迁移半里,地动自然消除。上古时期,关中地区是一片海,后因‘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海水向东奔流,这才形成了关中平原。然而一条大鳌鱼不肯东去,就凿了一条大川居住在里面。后来发生地裂,大川变成了地下河。每到三月十五日,鳌鱼就游到大川口,呼吸空气,喷沙击浪,震动山河。这便有了地震。”

知府闻之,立刻召集全城铁匠,赶制了一条百丈长的铁链,准降鳌建楼。士兵用撅头刨开地面,露出四块大石,大石之下,果有一口深井,流水哗哗作响。不一会儿,水柱夺井而出,喷向天空,随即见一鳌鱼头伸出井外。高承之随即用宝剑镇住鳌鱼,并命士兵用铁链将其锁住,那鱼便沉入了川底。知府又令人铸起大铁圈,紧紧将川口箍住,并将铁链的另一端压在了下面。同时征用工匠,在钟楼原址以东重新赶修了钟楼。钟楼建好后,鳌鱼被镇压在了川底,再也不能为害一方了。

当然,传说归传说,而根据历史记载,迁移的原因是当时的政治中心逐渐东移,并且在明代时改建城门,从而新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形成,而位于迎祥观的钟楼也就偏离城市中心,到了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当朝皇帝颁发诏令,命陕西巡抚龚俄贤主持钟楼的整体拆迁至今址。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3935.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