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门“里十三,外十八”是什么意思

关于南京的城门,在南京民间一直流传着一首童谣:“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而说起南京城门的数量,早几辈的老南京人能够掰着手指头给你数出来。那您知道“里十三、外十八”是什么意思吗?

南京现存的城门,主要修建于明代朱元璋时期,而明代的南京城是由宫城、皇城、京城以及城郭这四圈城垣组成的。而“里十三”指的就是京城的城门,共有十三座,包括朝阳门(今中山门)、正阳门(今光华门)、通济门、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今汉西门)、清凉门(又称清江门)、怀远门(今定淮门)、仪凤门(今兴中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今和平门)、太平门。这些城门与城内的大街相连,街道间主次分明,井然有序。每座城门都建有规格不同的城楼,拥有瓮城的城门甚至还建有镝楼,从而形成了前、后两楼的格局。每座城楼的城门都是以木质对开以及两道千斤闸的形式设置的,但是它们并不要求城门的位置对称,都是根据城防以及城市的整体格局布置的,从而能够为城市的防御体系以及交通网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外十八”是指城郭的城门,据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紫禁城的东部距离钟山太近,对紫禁城的防御不利,所以就下令建设一部分外城墙来保护紫禁城的安全,而这些外城墙一共开了十八座,包括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今尧化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沧波门、高桥门、上方门、夹岗门、双桥门、栅栏门、凤台门、大安德门、小安德门、大驯象门、小驯象门、江东门。

到了现在,内城门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清朝末期开始,南京市市区逐渐扩大,城市交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为这些客观因素,内城门又陆续增开了十三道。所以,以前的“里十三”已经变成了“里二十六”。可是,事实上,经过六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很多明朝时期的城门已经不复存在,有的也改了名字,而明朝所开的城门保存到现在的也仅有聚宝门(今中华门)、石城门(今汉西门)、神策门(今和平门)以及清凉门四门。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354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