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曾于1923年6月下台后,息影天津,住英租界威灵顿道南头(今河北南路334号,第五中药厂址),为一座二层砖木结构小洋楼;另在旭街(今和平路)中孝里、裕德里等有房产。他初回天津,对国家政治仍十分关心。他对北洋政府失去了信心,把希望寄托于国民党。他知道冯玉祥与孙中山等一些国民党人士有联系,就加强了与冯的往来,并结为儿女亲家,参与策划一些重大的政治军事行动。转年北京政变后,冯玉祥与张绍曾商量,请他出任总理,张推辞不就,向冯推荐黄郛。黄郛内阁仅仅维持了十天,其政权被临时执政段祺瑞窃取。他决心不再参与北洋政事。于是,他每天或与朋友下棋、联诗,或独自阅旧典、练书法;偶尔也赴朋友酒会,但更多的时间是潜心研究佛、道学说,曾撰有《三教谈论》手稿一部,并著《觉道日记》,惜均失存。
张绍曾与冯玉祥关系极为密切。1926年9月,冯玉祥从苏回国,张绍曾打电报劝他“加入革命军,借谋出路”。张自设电台,由丁春膏负责,每日与冯联系,向冯提供情报。他自己也常常给冯写信,为之出谋划策。
张绍曾与北伐军的联系,渐渐被张作霖发觉。据说,张绍曾回复冯玉祥的信件,为慎重起见,特交其副官亲自带走。而这位副官因去“三不管”游逛,钱夹与信件同时被窃。小偷将信件交与警察局,从军警督察处处长厉大森、直隶督办褚玉璞转到了张作霖之手,张作霖遂生杀害张绍曾之意。1928年3月,张作霖派亲信王琦到津,与褚玉璞、厉大森共同策划,于3月21日由直隶办公署总参议赵景云出面,在天和玉饭庄宴请寓津在野名流。褚玉璞唯恐张绍曾不参加,事先收买了张的同乡张觉五约他同往。另外,褚还下令其手下谢玉田、刘茂正通过张绍曾门婿吴道时的门路,到张公馆催请绍曾赴宴。饭后客散,赵景云又约绍曾等到东升里彩凤班(东升里东口为日本租界,里内为华界)喝茶。这时,有个仆役打扮的人手拿信件,说要面交张总理,等候回音。张绍曾闻报从室内出来,刚问:“哪里的信?”伸手去接,那人迎面开枪,子弹打穿张的手掌;接着又开了两枪,一枪穿透了左耳,一枪打入肺部,张当即昏倒。张的大、小老婆闻讯先后来到现场,睹状大恸。送回家中后第二天早晨死去,年仅49岁。
这是一起轰动津门的政治谋杀案。冯玉祥将军在《我的生活》一书中,对张绍曾曾做过这样的评价:“公公道道地说,张先生实为革命最忠实的朋友。他身冒危险,大量地垫钱,什么也不图,只要助成北伐革命。张先生之死,系为革命牺牲,他的功绩是值得纪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