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季陶对第一届全国高等考试,极端重视,名之曰“抡才大典”。大典的布置、规模、程序等等,多半模仿前清“会试”旧制。戴自任典试委员长,邵元冲为副,均经国民政府首肯特任,如同“会试”主考官由皇帝钦命一样。其余典试官也由国民党政府简派,以示隆重。
这次考试计有四类:
(一)普通行政人员考试;
(二)教育行政人员考试;
(三)外交官考试;
(四)司法官考试。
考试科目依据各类考试法的规定,但“党义”这一门如不及格,其他科目即使完全满分,也难中选。考场设在李相府,即原来李鸿章在南京的旧邸。试前一日,举行“进场”。考生进场时,要经过严格检查,以防夹带。
进场以后,举行“封闱”,将四门封闭,门上交叉地贴着盖有院印的“国民政府考试院封”的封条,所有考生、典试官的膳宿,均在闱内,行动与外间完全隔绝。各科试卷均折角弥封,卷面仅有编号,以示严密。考试为期一周,期满举行“启闱”,于是禁闭了七天的考生、考官们才如同囚人得赦,获得自由。最后,举行放榜仪式:国旗高悬,迎风招展,爆竹喧天,鼓乐齐鸣。
考生们拥挤在围栏前看榜,只见榜上有名者眉飞色舞,名落孙山者垂头丧气。看热闹的人群,更是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极一时之盛。那赫然在目的榜示,也非同于学校的招生放榜,乃是红纸艳丽、金字辉煌的金榜。科举时代被认为无上光荣的“金榜题名”把戏,不期在国民党政权下备受重视。记得这一届金榜头名叫周邦道,江西人,系应教育行政人员考试中选,戴季陶特地召见他,视同门生,并即日发表为教育部科长,以示优异。这一举止也是模仿前清“钦点翰林”的旧制。除去“金榜题名”“钦点翰林”这一套帝制时代的旧形式而外,还有仿清制的“御赐琼林宴”。
发榜次日,戴季陶设盛筵于考试院后面新建的明远楼,宴请高考及格人员及典试官。席间,戴喜形于色,频频敬酒,举杯畅饮,好像是创建了不世的“抡才”大功,面对这一群“济济多士”,大有以“座师”自居之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