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石的特点:瘦、透、漏、皱
假山是岭南园林里最不可或缺的风景,它们层层叠叠,嶙峋褶皱,玲珑宛转,宛若天成。假山的主要材料为英石,又名英德石,因产于广东省英德市而得名。英石具有悠久的开发、研究、玩赏历史。宋代开始,英石成为皇家贡品,当时皇亲贵族以用英石装饰园林、美化家居为荣耀与时尚。
英石主要产自广东省英德市东北面25千米的英山山脉。关于英石的最早记载是宋朝杜绾所著《云林石谱》,它详细介绍了英石的产地、颜色,并讲述了一系列有关英石的名人逸事。
横峰英石而就,天然石材,不加雕饰,浑然天成。层理斜直,间生罅隙,肌理清癯,不虚“瘦、透、漏、皱”天然之妙。
宋代书画大家米芾,是11世纪中叶中国最有名的藏石、赏石大家。米芾爱石成癖,留下了对石下拜的趣闻,“米颠”的雅号由此得来。米芾不仅玩石,而且在研究相石方面颇有见解,还创立了一套理论原则,即“瘦、透、漏、皱”四字诀,而这四字诀一直沿用至今,对后世研究英石有重要意义。
英山地处广东北江中流地区,该地岩溶地貌发育较好,山石容易被溶蚀风化,形成险峻嶙峋、褶皱空镂之状。再加上该地日照充分,雨水充沛,昼夜温差大,山石容易崩落山谷中,经过酸性土壤腐蚀,呈现各种通透玲珑的形态。英石可因风化程度不同分为阳石与阴石。阳石由于裸露地面,长期风化,质地坚硬,形体瘦削,表面多褶皱,颜色多为青灰,敲击时声音清脆。阳石具有“瘦、皱”的特 点,有蔗渣、巢状、大皱、小皱等形状,精巧多姿,适宜制作假山与山水盆景,置于案几。阳石分为直纹石、横纹石、大花石、小花石、叠石和雨点石。阴石因为深埋地下,风化不足,因此质地松润,窥孔石眼,玲珑宛转。颜色多为深黑,有的中间夹杂白色纹理,具有“漏、透”的特点,敲击时声音微小。阴石因为造型雄伟,适宜堆砌成庭园园圃的假山,独成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