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董燧的二次建村与商贸经济的持续发展,流坑村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据史料记载,流坑村一带的自然环境“天马南驰,雪峰北耸,玉屏东列,金峰西峙”,东南西北四个山坳犹如自然生成的“城门口”,东南北三面环绕的乌江水成为天然的“护城河”,村中还有一处由董燧率众挖掘的内湖龙湖。乌江是村子与外界连通的重要水道,龙湖则对全村的生产、防洪与排水起到了重要作用,二者连为一体,使全村形成 “山环水抱、活水排形”的良好格局。
在董燧的规划与兴建下,流坑村处处体现出浓郁的古礼之风。从外部来看,整个村落处于山水环抱之间;从内部来看,村落中筑起了村墙、门楼与宗祠,犹如一座防范严实、小而密实的坚固城池。村内交通呈现出“七横一纵”之格局,“七横”指东西走向的七条巷道,“一纵”指南北走向的一条巷道,这八条巷道之间又辟出了贯通其中密如蛛网的小巷。在一些较宽巷道的头尾部分,建有巷门望楼,门楼之间用村墙连接围合起来,兼有防御功能。巷道的表面铺设有鹅卵石,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过去,董姓族人按照族谱支系分房而居,分片而划,各支系的族民与宗祠划归一处,如同唐宋时代的里坊规制。在规划宗祠时,董燧及后裔们还按照古礼的要求,将全族的大宗祠堂建在了村子北面,其他庙堂均建在村子外面。村内祠堂星罗棋布,几乎房房有祠,巷巷有祠,主要有大宗祠、小宗祠、总祠、分祠、家庙等。这些宗祠堂中最宏伟的便是为了纪念开基之祖董合而建的董氏大祠堂,它是流坑董氏“千门万户,聚居一家”的重要标志,可惜后来毁于民国战祸,只留下了五根花岗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