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县万年桥的来历与建筑特点
万年桥是一座23孔,24墩的单曲石拱桥,全长410米,高10米,拱围跨度14米。其造型单薄精巧,优美大方,具有明显南方桥梁的建筑特征。它位于南城县东北面10余里外,在盱水和黎河两水汇合的武岗潭上,始建于明崇祯八年(公元1634年),竣工于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其建筑时间横跨明清两朝,前后花了14年的时间,是古今通往闽浙的交通要塞。
万年桥的结构分桥基、桥身、桥亭三部分。其桥基坚实科学,美观大方。
桥身自下而上全是青石发券而成。拱圈顶采用纵联式垒砌法,垒石如山,空隙之处用卵石、石灰和砂掺筑夯实。有《万年桥志》记载说:“用此筑法,不患其湿,而患其燥,土可养石,灰可胶土,卵石为灰之骨,实为妙也。”
桥墩分前后,均用大麻条石,并以砂浆垒砌,前尖而高仰,后墩方而低矮,犹如龟座龙跃、仰首挺胸迎水之势。这种建造之法,是一般石拱桥所没有的特点。它既可缩小洪水对桥基的冲压面,又可减轻洪水回旋时对桥基的压力。
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江南的建筑习俗。
据记载,当时集民工数万,工程十分浩大,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建筑技艺已达到相当的高度,也充分证明了劳动人民卓越的智慧和才能。
万年桥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珍贵遗产,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