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的来历与特点
麦积山,地处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北道区麦积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这里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几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身,壁画10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一样,有着珍贵的艺术宝藏。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正如我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麦积山历史悠久,早在1600年前就享有盛名。五代人撰写的《玉堂闲话》中说:“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冈峦,麦积处其半……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杜甫有诗赞曰:“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麝香眼石竹,鹦鹉啄金桃。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麦积山石窟是从十六国后秦时期开始营造的。据《梁高僧传》载,南宋永初年间,高僧昙弘禅居麦积山,不久名僧玄高继至,二人共住寺院,常有学徒300余人。西魏时,魏文帝原配皇后乙弗氏在这里死后,“凿麦积崖为龛而葬”。北周保定、天和年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造七佛阁。隋文帝仁春四年,秦州使在麦积山顶修建高9.4米的七级宝塔一座,相传为阿育王8.4万宝塔之一。至今宝塔仍屹立在山顶,不过只存五级,并系近年重修。
当人们进入麦积山风景区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凭崖而凿的一组雕刻造像。中间一座佛,高达15米,左右两尊菩萨侍立,喜笑颜开,迎送来往游客。
行至山前,抬头仰望,只见龛窟密如蜂房,依窟建檐,层层相叠。栈道云梯修建于悬崖,浅龛深窟开凿于峭壁,其建筑高超雄伟,工程奇险浩大。历代游客诗人,虽惊慕不已,敢于攀至顶端的却少如凤毛麟角,唯有五代诗人王仁裕斗胆攀登,才写下了:“蹑尽悬崖万仞梯,等闲身与白云齐;檐前下视群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绝顶路危人少到,古岩松健鹤频栖;天边为要留名姓,拂石殷勤手自题。”的绝句。现在的麦积山,经过大规模的修整、加固摇摇欲坠的崖体已经稳定,山上栈道也宽阔整齐,安全可靠了。人们可以放心大胆地登临各个崖阁,进入各个侗窟,远眺山下美景。
麦积山高达142米,崖阁、摩窟、摩崖龛、山楼、走廊多凌空凿于20~7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石窟窟形有人字坡顶、方塌四面坡顶、拱楣、穹顶、方楣平顶、方楣覆斗藻井、方形平顶、圆形小浅龛、盝顶。这些不同类型的窟龛崖阁,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甘肃建筑演变、发展的实物资料。据记载,当年开凿石窟时,从下堆积木材,堆到高处,然后施工,营造一层,木材拆除一层,直到山脚。故当地流传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民谣。就连美国首批游客在1947年《和平日报》中也称赞麦积山石窟是“全世界七大工程又增其一。”
麦积山石窟,原是一个完整的山体,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5年),天水一带发生强裂地震,整个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东崖现存洞窟54个、西崖140个。由于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子母岩,不宜精雕细镂,所以大多采用泥塑和绘画。麦积山塑像,主要题材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尽管各代塑像同处一堂,但并不因袭模仿,而是保持着各自的时代特色,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无论是高达15米的巨像,还是只有0.3米的小像,都充满着人间世俗的感情,使人感到,这不是雕塑,而是民风民俗的体现。
麦积山5号窟、名曰“牛儿堂”,中间龛门前且一摩醯首罗天,站在上只卧着的犊牛身上。这个牛儿,塑造得相当动人:圆圆的眼睛,顽皮地注视前方,脚虽蟠曲着,却似乎要跃起的样子,松弛的颈上垂着的皮,也象在动着。不仅身形姿态具备了牛的一般特征,最出色的是把一只犊牛所具有的稚气和活泼表现出来了。当地乡民称为“金蹄银角铁牛犊”。相传,这头牛犊是一头神牛,动一动就会天翻地覆,吼一声就会引起地震,天水历次地震,都是它吼叫的结果。当地乡民日夜祈求神灵,千万不要让牛犊活动和吼叫。
人们的祈求感动了同窟的天王,他日夜注视着牛犊的神情。一天,他发现牛犊曳长脖子,耸起肩膀,似乎想动,便立即纵身一跃,跳将过去,双脚有力地踩住了牛犊的脊背。从此,牛犊就再也不能活动和吼叫了。这个传说带有天水民间风俗的烙印,天水位于昆仓——秦岭巨型纬向构造带和南北地震带的交汇地区,多次发生强烈地震。因此,人们渴望竭止地震,这种渴求便形成了特有的心理活动和传说故事。
在牛儿堂西端有一条可容1人通过,长约10米的隧道,门顶刻有“小有洞天”4个字。相传在明朝农历囚月初八的一天,秦州有个州官,游麦积山庙会,一时兴起,想从七佛阁的摇渡铁链上,用鹞子翻身的纵跃姿势,游荡到牛儿堂去,居然成功了。可是当他站稳在牛儿堂,定睛向下观看,只见悬崖陡立,山谷人群如同蚂蚁,顿时头晕目眩,腿软抖战,再也不敢迈步了。
众衙役只得火速请来一群石匠,凿开了一个小洞,州官才从洞里爬了过来,至今当地还有领略“鹞子翻身,牛儿堂”的民俗活动。
在麦积山最醒目的13号窟里,塑有父、母、子一家两代3人的塑像,父亲脸上右腮缺了一大块,历代工匠想尽办法,不是补不上,就是补上又掉下来。这里有一个“麦积山开山之祖”的传说。相传古时候,天水南山住着一家人,父亲、母亲、儿子均以操斧凿石为业,而且技艺超群。一年三月十五日晚上,全家人商议,要选3处最美的地方,开窟凿像,以显绝技。父亲选了仙人崖,母亲选了石门山,儿子选了麦积山。三人约定,来年的三月十五日完工验收,贻误者,以杀头论处。光阴似箭,日月穿梭,不觉工期已到。
父亲和母亲都准时到大山沟口会合,唯有儿子不见踪影。老俩口一直等了7夭7夜,第8天,母亲想回家先收拾一下,等儿子回来后一家人好好聚一聚。
一直到下午,还不见父子俩回来,母亲急忙做了点饭菜,朝大山沟口跑去,刚到沟口,就看见老头子已将儿子杀了。母亲为了弄明白儿子迟来的原因,硬拉着老头子来到麦积山,一看工程巨大,巧夺天工,技艺远在他们之上。
老头子羞愧难当,决定以断臂向儿子谢罪。正当他举斧朝自己右臂坎去的时候,被妻子发现,用手一拦,斧子砍在了右脸腮上,当下就砍掉了一块腮帮。
若干年后,后人重修麦积山时,为纪念这三位开山先祖,塑造了他们三人的泥像。可是,未等工程完毕,老头子的右腮帮子就自动掉下了一大块泥巴。
自那以后,再没有能补得上去。或许这也是老头子始终感到自愧的原因吧!
麦积山第43号洞窟,是个奇特的所在,它的外形为崖阁式,模仿汉代宫殿结构,出檐,有鸱尾、额枋、斗拱八角型或四角型列柱。一进外门,就有金刚站立两旁,金刚红脸赤发,姿态威武。而在洞中正坐的佛像之后,又有双龙椅及2侍女的浮雕。在正佛身后的浮雕双龙椅壁下,有一个长宽均在丈外的石窟,据说这是当年藏放魏文后灵柩的地方,这里记载着一段哀怨的历史故事。魏文后,名乙弗氏,是个才学过人,深明大义的女子,很得魏文帝敬重。她共生儿女12个,皆早夭亡,惟留下一太子,在秦州任刺史,称武都王。东魏和西貌对立,东魏强大而西魏弱小,东魏的实权掌握在高欢手里,而西魏却由宇文泰控制。东魏和西魏为了加强统治,都竭为拉拢北方的强敌柔然国。先是东魏考静文帝以公主嫁给柔然国主,宇文泰强迫西魏文帝娶柔然国公主郁久闾为后。废乙弗氏到麦积山出家为尼。生性暴戾,心肠偏窄的郁久阎对乙弗氏一直不肯放过,魏文帝只好敕令乙弗氏自尽。乙弗氏引恨自尽后,太子武都王在麦积山凿龛葬母,称为“寂陵”。后来,魏文帝驾崩,众大臣按其遗嘱,将乙弗氏墓迁出麦积山,与魏文帝合葬于永陵。
登上麦积山4号窟上七佛阁,站在悬空栈道上,把各色花瓣或五彩纸片,向山下洒去,只见五彩缤纷的花瓣或纸片,纷纷扬扬、飘飘悠悠,下落一会儿,忽又上升一回,在空中形成天女散花之奇观,因此,此地又称“散花楼”。
对这种奇观,当地又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上七佛阁是释迦牟尼佛现身说法的地方。佛阁修好后,释迦牟尼就位说法时,山下弟子毕恭毕敬,目不旁视,全神贯注地聆听。上七佛阁的28位飞天仙女,为了试探听法的弟子是否真心信佛,便想了个巧妙的办法,即从空中向坐在地上的众弟子身上散花瓣,如果是真心信佛,花瓣只会在他们头顶飞旋,落不到身上,否则,花瓣便落满全身。于是,28位飞天仙女,手提花篮,广洒花瓣。顿时,各色花瓣,从天飞来,流光溢彩,香味弥漫,但众弟子视若不见,闻若未闻,仍专心听法。花瓣只在空中飞舞,没有一朵落在他们身上……这个传说充分反映了古代天水人民尊崇佛教,奉行佛教的风俗观。现在,在散花楼散花瓣或纸片,已成了一项中外旅游者喜爱的民俗旅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