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名称的来历由来与神话传说

西双版纳名称的来历由来与神话传说

“西双版纳”是傣语“十二千田”的意思,“西双”即傣语的“十二”,“版纳”是傣语“一千块稻田”。过去,封建领主计算傣族领地时,以稻田划分行政区,便以12个领主分管12块稻田的领地之意而定名。

当地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原始的西双版纳的村落、田地和河流,都是由大蛇和大鹰的躯体变化而来的。

还有这么一个神话:古代西双版纳的领袖叭阿武的父亲,原是一个牛王,一天,牛王的妻子因吃了牛王吃剩下的椰子而怀了孕,后来便生子传代。

这个神话故事说明,西双版纳入从原始的母系氏族社会时,就生息在这里,他门曾经历了与大自然艰辛斗争的漫氏历程。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就在此地开发西夷,建立益州都。据史载,曾任首领的帕雅真,于公元12世纪统一了各个部落,还以景洪为中心建立了勐仂地方政权“景龙金殿国”。他即位时,受到中国封建朝廷的封号,得“虎头金印”,被任命为方一君主。帕雅真继承父业,建立了“景龙王国”,被赐为“九江王”(九江即指西双版纳的澜沧江)。直到元、明、清朝时,西双版纳仍保持着封建领主经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从而使这里保留着原始的天然生态,也保留着天然的美好风光以及古老、奇特的民族习俗和风情。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lyzdy.com/209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