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洲丛林肉:丛林肉的去向
丛林肉,顾名思义,是生活在丛林之中的野生动物(如蛇、猩猩、山猪)等制作而成的肉类。非洲有着广袤的原始森林,其中生活着大量的野生动物,自然成为“丛林肉”的主要出口地之一。据估计,非洲丛林每年向外输出的“丛林肉”超过了100万吨。长此以往,非洲这块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持最好的大陆也将变得名不副实。
非洲的“丛林肉”有两个去向:一是非洲当地人日常食用,二是用于出口,满足一些财大气粗者的口腹之欲。
这两种去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对于非洲人而言,吃“丛林肉”是他们的家常便饭,除了需要一些捕获技巧之外,基本上不用付出金钱的代价,因而也是廉价的。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食用的动物,可能是全世界呼吁保护的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而另一部分用来满足社会上层人士口腹之欲的“丛林肉”,则需要花重金才能购得。丛林中的野生动物完全未经人类驯化,保持着原始的野性,肉质十分鲜美,因而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而出于巨大的市场需求,众多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深入非洲的原始森林中捕杀动物。
可以说,“丛林肉”的产生,是人类向自然无度索取的一个侧面。工业化带来的人口膨胀,使得人类的足迹差不多遍及陆地上的每一个角落,一方面,野生动物因被侵占领地、失去食物来源而大大减少;另一方面,人类疯狂的捕杀与猎食,更使得大多数野生动物濒于灭绝。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野味”的探索非但没有停止,反而因“物以稀为贵”变本加厉。原始森林,成为野生动物们最后的退避之地。不想,人类又将偷猎的枪伸向了原始森林。
当然,丛林也以自己的方式对人类施行着报复。如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在丛林动物捕猎者的身体中发现了大量经由动物血液传播至人体的病毒。除此之外,大量珍贵的动物濒临灭绝。如果人们对于丛林动物的捕杀再不停止,许多年以后,人类的后代便只能通过影像得知那些丛林动物的样子了。
近些年来,非洲各国政府开始对野生动物加强保护,如建立国家野生动物园、出台一系列动物保护法规、出台禁止或限制狩猎的政策等,再加上众多国际动物保护组织或个人极力呼吁保护动物,使得非洲野生动物的状况有所改善,非洲“丛林肉”泛滥的状况也有所缓解。